2015年9月7日 星期一

德意之國九‧首都柏林

Berlin 柏林,曾經被一道圍牆切成半,這道高 4 公尺、167公里長的薄牆是世界上最遙遠的「距離」。創痕猶新,但柏林已經啟動豐沛的動能,以新生的姿態昂首躍居德國文化經濟的火車頭。
*        *        * 

一進入柏林,伴隨聲聲驚呼,車窗外的塗鴉如畫卷般展~~   是柏林圍牆
1961 年一牆劈開東、西柏林,專制與自由有形的界線~
最知名的是這幅共黨一家親:布里茲涅夫(蘇聯)和何內克(東德)的《兄弟之吻》
1989 119 日,前東德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暴漲洪潮沖垮了這道血淚斑斑的圍牆,邁入統一德國的新紀元~
圍牆的殘跡,不可置信的薄!
難以想像,才二十幾年前,一牆之隔,兩個世界,多少故事 (流傳或湮滅),牆上的塗鴉似乎嘲笑著那時代悲劇的荒謬啊~
翻攝檔案照片
如今圍牆僅餘「東區藝廊」這一小段尚為完整外,其餘已散失,徒留一條標示線在城市地面迤邐而行,摹寫過往的裂痕與傷痛~
查理檢查哨。當年進出東、西柏林的檢查關哨,今日搖身一變為最受觀光客喜愛的攝影場景。左側是柏林圍牆博物館,右側是麥當勞~
周邊有許多販售共黨軍裝帽、臂章等共軍用品的商店,給人一種今夕何夕的時空錯置感~
猶太人屠殺紀念碑,2003 年建,2711 個水泥塊大小不一、高高低低組成一個迷宮般的石碑林,光影層疊很有幾何美感~
地下室為檔案資料展示中心
走入這水泥叢林中,碑影幢幢單調詭異,頭頂豔陽天,卻有一種因閉塞、滯重而起的懼怖森森然襲來~
紀念碑林的設計,是想傳達猶太人面對悲慘命運的恐懼吧~
柏林音樂廳,19 世紀建希臘神殿風格的劇場建築
左右兩側各是法蘭西教堂和德意志教堂
法蘭西教堂,始建於 18世紀,戰後重建,現在為博物館
德意志教堂,與法蘭西教堂恰似一對孿生兄弟
造型奇特的柏林愛樂音樂廳在藍天下閃閃發亮~
原愛樂廳毀於二戰,1963 年由時任首席指揮卡拉揚欽定目前的位址建成新廳,因外型如帳篷,被戲稱為「卡拉揚的馬戲團」。一旁則是柏林室內樂音樂廳。
柏林室內樂音樂廳
建築師夏隆 Hans Scharoun 應用船的概念設計,如:圓形窗戶、艙體意象,寬敞素樸的風格,營造出親民的聆樂環境
舞台被觀眾席包圍在中央,每一區塊的觀眾席與舞台相距不逾 35 公尺,且無視野死角;精密的音響設計,效果超級好,前瞻性的架構成為後日音樂廳建築範本
上半場演奏《舒曼第四交響曲》
下半場是合唱團及交響樂團演出威爾斯作曲家 Karl Jenkins 的《武裝人和平彌撒》,是一首現代彌撒曲,節奏感較為明快,不同於傳統的彌撒曲,傳達和平反戰的思想
在柏林聆賞此曲,別有滋味~
感謝醫師葛格安排,始有緣進入此音樂聖殿,享受一個美好的音樂饗宴之夜~
.. z .. z .. z .. 

新國會大廈,1884 年始建,戰後翻修,融合新舊風格。沒有預約到參觀其新穎的透明玻璃圓頂,是為此行遺珠之憾~
圖片下載自網路
總理府,梅克爾的白宮,歐洲的中心
布蘭登堡門,柏林的地標,也是德國國家的象徵。
18 世紀普魯士王國築造的凱旋門,二戰後因柏林圍牆圈繞而過,成為國家分裂的創口。1989 年圍牆倒塌,當時的西德總理柯爾穿過布蘭登堡門走向迎候他的東德末任總理,自此布蘭登堡門又成為國家統一的象徵~
新古典風格的城門之上,勝利女神高舉帝國鷹權杖乘坐四馬戰車凱旋而歸,象徵普魯士王國的勝利
總統府,18 世紀建新古典主義宮殿,曾是普魯士王族夏宮
蒂爾公園,綠意盎然的市民公園,過去是貴族的狩獵場
勝利紀念塔,67 公尺高,塔頂有金色勝利女神像,1873 年為紀念普丹、普法戰爭勝利而建
老柏林尼古拉區,柏林的發源地,中世紀風情依稀,彷若大都會裡的桃花源~
柏林暱稱「熊城」,各式各樣的熊造型滿城走跳~ 
瑪麗恩教堂,13 世紀建,柏林最古老的教堂
電視塔 1969 年建,昔東德地標 365 公尺高,上有旋轉餐廳
紅色市政廳,19 世紀建的新文藝復興式紅磚建築,雄偉的鐘塔高 74 公尺。現仍是柏林市政廳,前身為東德政府所在
尼古拉教堂尖塔聳入雲霄,13 世紀建,現在是市立博物館
聖喬治屠龍像,河對岸是柏林中央和地區圖書館館舍之一
柏林大教堂,原 1895 年建,戰後重建,安厝霍亨索倫王室的家族陵墓,宏偉的綠色大圓頂煥發著王者光華
博物館島,Spree 河河中島,是柏林的藝術寶庫,聚集五座重要博物館,由古代至現代的收藏相互銜接映襯,宛如一部人類文明史,名列世界遺產實至名歸。

1、舊博物館,1830 年開館,島上最早的博物館建築,18 根愛奧尼克式圓柱氣派壯美,戰後重建,主要收藏古希臘羅馬藝術品
2、新博物館,以古埃及考古蒐藏為主,《娜芙蒂蒂》胸像為鎮館之寶
3、舊國家畫廊,典藏 18 世紀以後的繪畫雕刻,看來正展出「印象派 vs. 表現派」這一主題 ( Im. Ex.),令人心癢~
4、波德美術館主要收藏拜占庭藝術,位於島北側並未見到

我們只參觀最大、最年輕的 5、貝加蒙博物館,1930 年完工,收藏西亞古文明珍貴文物、伊斯蘭藝術等,是重要的考古學博物館,館舍整建中,真貌不得見。
鎮館之寶《貝加蒙祭壇》西元前二世紀建物,整座從土耳其搬過來,氣勢恢弘,雕刻靈動,可惜修復工程將持續至 2020年,看沒 @@~
圖片來自維基百科
《貝加蒙祭壇》出土處:
土耳其貝加蒙衛城「宙斯神殿」遺址,一片蒼涼殘跡之上只見幾株大樹兀自葱蘢爛漫,2012 年攝於貝加蒙GO
米利都市場大門,來自二世紀古希臘城邦,在今土耳其 
精工巧藝的愛奧尼克式柱頭和馬賽克地磚,真漂亮~
伊希達門,西元前六世紀巴比倫王國的城門,在今伊拉克
寶藍色釉磚上浮雕著各具宗教象徵意義的神聖動物,2600 年前的美學依然耀眼奪目~
伊希達門前延伸的遊行大道,威武且華美~
八世紀阿拉伯帝國的 Mshatta 宮殿外牆,在今約旦,繁複的圖紋、纖細的雕工令人驚嘆~

哈克雪庭院,大都會裡精巧的角落,有 8 座各具特色的中庭相連通,內有個性商店、手作藝品店、畫廊餐廳劇院...
第一個中庭樓面以美麗的磁磚貼飾為特色
前東德交通號誌的文創商品大受歡迎,圖右為店內壁飾
威廉大帝紀念教堂,1895 年建,紀念 1871 年統一德國。
保留二戰時的崩壞面貌,一旁是造型奇特的六角形新建教堂塔樓(整修中),新舊並列的視覺衝突意象,在車水馬龍的林蔭大道上深深烙下戰火歲月的記憶~
波茨坦廣場放了些柏林圍牆殘片,歷史的傷痛在這兒化身為觀光賣點,有些啼笑皆非
廣場周邊是統一柏林的新都心,摩登高樓林立,美術館音樂廳、購物商場娛樂設施群聚,如同展翅鳳凰活力蓬勃~
SONY 中心,大型的複合式商場,玻璃纖維製的頂棚象徵富士山,頂棚下的公共開放空間大銀幕高懸、餐廳滿座,繁忙跳動的景象令人眼花撩亂~
右:翻拍現場資料照片
三支指天插地的大管子,乍看以為是什麼公共藝術,然~
步入下層地鐵站,原來是太陽能集光管,收集日光提供地鐵站內照明~
管子的造型和置放角度有款有型,兼具不破壞市容的環保作法,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~
市內常見五顏六色、彎曲迤行的輸水管,不是公共藝術,是建築工地施工整地時,先把地下水抽出暫存,等施工完畢再將水注回原處後拆掉水管,以避免地層下陷
再來,一路上從南到北都可看見綿延無盡的太陽能板、風力發電風車
種種愛惜土地、珍視資源的環保智慧,大開 Joyce 眼界,由衷感嘆:德國之強大理所當然!(當然得意

♪♫‧*‥*‧ 好樂分享 ‧*‥*‧♫♪

《武裝人和平彌撒 The Armed Man – A Mass for PeaceKarl Jenkins 本人指揮
樂曲以由遠而近的軍隊行進步伐展開......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