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8月24日 星期一

德意之國七‧威瑪、萊比錫

威瑪 Weimar 
小小的城市鏈結著文學重鎮、音樂巨匠、美術先驅、民主思潮,在歐洲文化歷史上有著無與倫比的重要性,小城今日依然朝氣蓬勃,充滿藝文氣息。

1775 年,大文豪歌德受威瑪公爵夫人 Anna Amalia 禮聘來到威瑪,一留 58 年,貢獻畢生心力輔佐繼任公爵 Karl August (Anna 之子)處理政事,並創作不懈,完成曠世鉅作《浮士德》
歌德故居博物館
1799 年,歌德邀請席勒定居威瑪,兩人相知相惜,攜手締造德國文學史的古典主義時代,奠定了威瑪不朽的文學地位。是威瑪成就歌德,更是歌德造就威瑪~ 
席勒初到威瑪時,曾與歌德毗鄰而居 (照片左側紅瓦屋)
威瑪宮 Stadtschloss,曾是建於 16 世紀的威瑪公爵宅邸, 1803 年由歌德監造重建。現在是美術館,收藏有豐富的德國文藝復興時期重要畫家克拉納赫 Cranach 和杜勒 Durer 的作品。
李斯特音樂學院,民主廣場中央是 Karl August 騎馬像
1843 年李斯特在威瑪擔任宮廷樂長,倡導音樂教育,此音樂學院是由其學生 Carl Müllerhartung 1872 年創立
Duchess Anna Amalia 圖書館,熱愛文化的公爵夫人所創立,藏書一百萬冊,是歷史文化研究之重鎮。
館內的世界遺產洛可可大廳優美典雅~
正值慵懶的午後時分,市集廣場顯得有點兒安靜~
海神噴泉一如既往盡責地噴灑一日清涼~
遊客中心有綠色的蕾絲邊裝飾,戰後重建保留了 15 世紀的外觀
克拉納赫故居 (左邊這棟) 晚年的居所及畫室,戰後修復過
市政廳,始建於 14 世紀末,19 世紀重建。金色大鐘上方有一組邁森 Meissen 瓷鐘,每天四次敲送清脆悅耳的鐘曲~
大象旅館,1696 年創業到現在一直是威瑪最好的旅館,接待過許多歷史名流,據說希特勒曾站在露台發表過演說
巴哈也在威瑪擔任過宮廷樂師 1708 - 1717 年,還生了兩個小巴哈,有碑為證喔~^^
伊姆公園,鬱鬱蔥蔥一片蒼翠,伊姆河蜿蜒流過~
歌德花園小屋,歌德初到威瑪時來自公爵的禮物。
歌德常在此消磨夏日時光,蓊鬱的森林是靈感的泉源,在此寫下不少詩作~
李斯特故居。1869 - 1886 (歿於拜魯特) 每年夏季,重視音樂教育的李斯特都會停留在此地傳授學生鋼琴技巧
大大影響 20 世紀建築、工藝設計的包浩斯學校 Bauhaus 發源地就在威瑪。﹝註﹞
造型優美的原始校舍,現在是包浩斯大學的校長辦公室及建築學院 
對角的另一棟,現在是藝術設計學院,兩棟皆 Henry van de Velde 設計,連同《號角屋》於 1996 年列入世界遺產。
立於此地,想像當年風起雲湧的新觀念浪潮,不禁也沸騰了起來~
大街上展示著包浩斯概念商品的櫥窗
以歌德為名的高中
席勒故居。席勒 1802 年買下此屋,在此寫出《威廉泰爾》等名作,但只住了三年即病歿,簡樸的屋內仍保留當時席勒寫作、生活空間的原貌。
寡婦宮 Wittumspalais1767 年建,Anna Amalia 的宅邸,公爵夫人經常在此接待歌德、席勒等文人,談古論今共商文學大計。
威瑪的青春少年兄,這耳環未免也太酷了吧~
德意志國家劇院,由歌德創立於 1791 年,《浮士德》《威廉泰爾》首演處,曾是許多音樂家揮灑才華之殿堂。
1919 年更站上歷史高峰:頒布史上第一部民主憲法《威瑪憲法》,『威瑪共和』於焉誕生。
歌德與席勒雕像,1857 年矗立,紀念兩人所締造出的『古典威瑪』,也象徵城市的驕傲~
包浩斯博物館,展示包浩斯師生在威瑪時期的設計作品
*           *           *

我們的飯店緊鄰伊姆公園,而《號角屋》近在咫尺,錯過太可惜。感謝騎士 Keith 陪伴,趁天黑前越過伊姆河,公園內慢跑的、騎單車的、放空的... 各自享受著一日將盡的悠閒時刻~ 
看地圖、問路人一路尋去... 那是在一幽靜的別墅區~

實驗組合住宅《Haus Am Horn 號角屋》,首開現代建築先河的重要世界遺產被保護在重重圍籬中~ 
在林間乍見白色屋影端坐在微微隆起的綠草坪上,那一霎那,竟感受到一種聖潔的氛圍環繞~
這是第一個以包浩斯建築理念設計的作品,設計者 Georg Muche 1923 年包浩斯首次展覽會展出,簡單的立方體造型,以鋼筋混凝土結構組合建成,每個房間的設計各以其功能為導向,燈光、家具等裝潢皆採用包浩斯概念成品。
有額外的收穫,開心不已~

﹝附註﹞Bauhaus
1919 年建築師 Gropius 創立包浩斯學校,主張建築應該結合藝術與科技,打破兩者間的鴻溝,捨棄一昧的古典裝飾,追求簡潔無贅飾,重視實用功能,網羅不少重量級藝術家:康丁斯基、保羅克利、... 等前來任教。
革命性的觀念孕育出建築、工藝設計的新世紀風格,影響所及,徳製生活用品如:WMF、雙人牌、勃肯鞋、... 等,都具有線條精簡、造型俐落、功能強大的 Bauhaus 精神。

.. z .. z .. z ..

萊比錫 Leipzig
前東德第二大城,自中世紀以來就是重要的貿易市集和出版中心,今日仍以博覽會和出版業聞名。
萊比錫也是音樂之都,巴哈、孟德爾頌、舒曼都曾經在此播下音樂藝術的種苗~

湯瑪斯教堂,始建於 13 世紀,現今的新哥德式外貌是 19 世紀改建的。巴哈在 1723 年起擔任唱詩班的指揮兼管風琴師長達 27 年,譜寫了《馬太受難曲》等豐富的作品。  
湯瑪斯唱詩班合唱團仍是今日頂尖合唱團之一
1789 年莫札特也曾在此教堂演奏過管風琴
站在教堂內,緬懷音樂之父的足跡和樂音,耳際彷彿響起《D 小調觸技曲與賦格》,雄渾充滿張力的管風琴音會讓人頭皮發麻、心臟似乎快爆掉~
一代巨匠巴哈就安眠在他奉獻半生心血的教堂祭壇前~
牆上整排精美的彩繪玻璃,有巴哈和孟德爾頌等人的畫像
巴哈雕像英姿颯颯,一縷音樂魂常駐教堂左右~
金光閃閃的銀行,果然金窟是也~
市集廣場周邊盡是饒富古意的老建築,曾是繁盛集市所在
舊市政廳,16 世紀建文藝復興式的美麗建築,戰後重建,現在是市立歷史博物館
歐喔~ 就算跌倒了忍住想哭哭,也不要這麼可愛好不好?
聖尼古拉教堂,始建於 12 世紀,曾經多次修建過
1989109 日,一如往常追求民主的周一示威活動竟如野火燎原,席捲了整個東德,導致東德政府垮台、柏林圍牆倒塌,對德國的和平統一有重要的歷史意義。
教堂廣場上的棕櫚葉柱即是紀念燃起統一火苗的這一日
迎面而來的這座雕塑,恰似正攔路臨檢往來的行人~
萊比錫大學,緊鄰繁華的大街,1409 年創立,歷史悠久,擁有傑出校友歌德、尼采、舒曼、...
戰後新建的校舍建築,現代化的設計風格中帶有古典的元素,彷若一塊巨大的水晶石閃耀著寶藍色的光芒,在陽光下與藍空爭艷~
Kroch-Haus,原為 1927 年建的銀行,是當時最高的摩登建築,鐘樓頂的兩個哨兵會在固定時間擊鐘,現在是萊比錫大學藝術分部
奧古斯都廣場,長形廣場兩端各座落著歌劇院與布商大廈
萊比錫歌劇院始建於 1693 年,戰後全毀重建
布商大廈管絃樂團 Gewandhaus1781 年正式成立,世界首屈一指的管弦樂團之一。
曾於 2011 年來過台灣演出,轟動一時~
中世紀時原為布商交易處,18 世紀管絃樂團進駐後始改為音樂廳,戰後於 1981 年重建
玻璃帷幕窗上的映影好像一幅渲染水彩畫~
大廳天花板彩繪著以音樂表演為主題的燦麗圖畫~
孟德爾頌故居。孟德爾頌 1835 年受邀擔任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指揮,至 1847 年病逝於此~
萊比錫處處書香、樂音飄揚,是個充滿活力的城市~


♪♫**‧好樂分享**♫♪

D 小調觸技曲與賦格 BWV 565》巴哈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